刺槐的修剪方法和时机对于其生长和形态塑造至关重要。以下是对刺槐修剪方法和时机的详细阐述:
一、修剪方法
截枝疏枝法
冬季修枝:先按冠干比法将树干修到一定高度后,保留树冠部分的细小枝条,适当修去部分徒长枝、过密的细弱枝和下垂枝。对于粗壮的侧枝和主梢上的竞争枝,采取逐年分段中截留“小辫”(即剪口下方留1~2根小枝条)的办法,压缩侧枝和竞争枝。当主枝粗度大于被截去的枝条时,再从基部疏去粗侧枝及竞争枝。
夏季修枝:要疏去或重截树冠上部的竞争枝和直立侧枝,树冠中部过长的侧枝要中截二分之一左右,做到压强留弱。目的是控制侧枝生长,合理配置枝条,促进主干生长,留养大树冠,加大光合作用。
修剪萌条
修枝以后,主干或主要侧枝上的旺长枝要进行摘心或剪梢。对树干基部疏枝处和冬打头的主干顶端所萌发的新芽和萌条都应及早剪去。
注意事项
修枝的切口平滑,愈合得快。由于刺槐木质坚硬,刀具易钝,修枝时易造成切口粗糙,切口附近的隐芽大量萌发,消耗树体内养料,影响树木生长。因此,使用工具应锐利,保证伤口平滑,使枝干不应劈裂。
修枝不能过重,应紧贴树干,不留桩,以免形成节子。
对于主干上近于对生或轮生枝条,不宜全部疏剪,以免产生较大伤口,造成树干上部衰弱。正确修剪方法是先重短截抑制其生长,翌年冬剪时再齐基部疏剪。
二、修剪时机
休眠期间修枝:传统上,刺槐修枝多在休眠期间进行。但休眠期间修枝有两个缺点:一是修枝后切口附近的潜伏芽易萌发出大量枝条,有的旺枝甚至代替了原有的主梢,造成树干分叉早、弯曲,树势衰弱;二是收不到刺槐叶子,不能提供饲料和肥料。
生长季节修枝:为避免休眠期间修枝的缺点,可以选择在生长季节(如麦收前后)进行修枝。这样既可避免上述两个缺点,同时切口愈合快、开裂少、死节少,减少风折,而且修枝时间较长。
另外,修枝开始的时间一般在栽植后第三年春季(或生长季节)或第二年秋冬季。整形则应从栽后第1年冬或第2年春就开始修去与主干竞争的侧枝,直到5~8年后树干高度在6m以上,达到民用材标准。
综上所述,刺槐的修剪方法和时机需要根据其生长特性和造林目的来确定。通过科学的修剪方法和合理的修剪时机,可以促进刺槐的健康生长和形态塑造,提高其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